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及其实施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及其实施策略

2018-08-10 17:1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47次    我要评论

[导读]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办学区域、教育对象、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变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从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内涵、城乡职教统筹等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回应其办学新定位,进而提升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持力度。

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在城镇化特征及趋势上明显具有中国特色。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办学区域、教育对象、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变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从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内涵、城乡职教统筹等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回应其办学新定位,进而提升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持力度。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发展态势与经济社会形势及人口、土地及教育等资源有直接关系。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承担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式、类型及质量等有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进而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了50%,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57.4%。显然,从人口基数上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从2013年起,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年均超过了1 100万人,占到了全国就业总量的48.7%,比2011年增加了15.4%。显然,随着城镇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强以及就业岗位的增多,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就我国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看,按照各地的实践,有学者指出,城镇化模式有三种类型,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三角模式。尽管这三种模式与区域特点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中国其他地方的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这三种模式是大致类似的。尽管模式有差异,但从特征上看有一些共同之处。具体而言:第一,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是并行的。无论是上述哪种城镇化模式,乡村工业、城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进而使得城镇形成了产业聚集点,能够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由此给城镇工业化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在苏南城镇化模式中,第一个阶段是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学习日本走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道路,由此提升了工业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吸纳能力;在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建设,推动了原来就地城镇化中的城镇由农村资源推动型向外资资源拉动型转变,由此大大提升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第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集中建设城镇群。显然,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还必须是区域、地域的城镇化,城镇群在城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该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打造了一大批外向型的城镇,密切了这些城镇经济与大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些城镇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通过集中建设城镇群来推动小城镇与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第三,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并行。城镇化不仅影响的是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同样也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如果城镇化发展不能影响农业,城镇化建设是难以持续的。典型的就是苏南模式,在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通过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升了农民收入,显然这是一种农民虽然失去了村庄但是未失去居住地的城镇化模式,确保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同步地位,避免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农业滞后问题,更是避免了中国陷入“拉美陷阱”的一种较好做法。


通过总结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以看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并不完全相同,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城镇化过程是通过人口的先行城镇化,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建设小城镇化,甚至可以说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是镇而不是城。在农村地域上建立起来的城镇,农业并未脱离城镇化的步伐,也保证了城镇化发展没有抛弃农业现代化。由于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基础建设的完善,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给农业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大大拓展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对此,有学者指出,中国小城镇上的部分居民既是市民也是现代农民,他们中有些人可能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或是服务行业的白领,但随着季节交替,身份是在工人(白领)与农民之间进行转换的。


按照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高峰值会达到70%~75%之间。换言之,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0多年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升15%~20%。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会超过60%,到2030年城镇化率会达到70%。如此看,到时候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会接近8.5~8.8亿之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化率的变化,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是相吻合的。大致说来,中国农村人口转移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具体而言:第一个时期是初期阶段。这个时期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左右,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这一时期的工农业生产力均较低下,工业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能力较为有限,农村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也比较缓慢。第二个时期是中期阶段。这一时期城镇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0%~70%左右。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实力增长明显,农业生产率也在现代技术的带动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是农村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工业快速发展提升自身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内,城镇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第三个阶段是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城镇化率需要超过70%,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迈入了这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只占少数,城镇人口占据绝大多数。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及农业规模,此时农业人口的流动及转化频率基本趋于稳定,到了城镇化率达到90%的时候,城镇化进程就开始停滞,农业人口也无须转移。在这个阶段城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不再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城镇人口在不同产业领域中发生转移,如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城镇发展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同时也带有中国特色。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协调的城镇化,也是城乡产业共同升级、共同发展的城镇化。由此,我们可以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趋势加以归纳,具体而言:第一,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应该更加注重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共同调整,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不可偏废;第二,中国城镇化是一种全方位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农村人口精神生活及文化生活的转变,更是城乡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转变;第三,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发展中,不仅需要注重旧有城镇群的扩充,也需要注重新城镇群的建设,实现新城、旧镇加农村社区的一体化发展。总而言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不是形式;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而不是规模。

二、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新定位

城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政策,是个严肃的经济社会问题。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依赖于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因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其完全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量。在梳理中国城镇化建设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关系到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于城镇化建设的变化趋势,需要对农村职业教育予以重新定位。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为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是“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当然,在计划时代,这一定位无可厚非,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定位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今天农村资源普遍不足,经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以城镇化带动乡村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使命。如果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为农服务,就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无法真正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素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战略是相悖离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农定位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尴尬的境遇,因为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及技术技能素质并未得到明显的提升。按照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看,到2015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接近5.4亿人,这些人中文盲占到了6%,小学文化程度也仅为32.5%,初中以上仅为49.6%,其他的是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农村职业教育长期的为农服务并未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无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农村人口素质未能得到全面提升,不能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农村职业教育,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定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实现合理流动。


由此看,面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应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重新调整,赋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内涵,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既能够为城镇化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定位调整的维度


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进程中需要重新调整定位,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地域。一直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农村、县城、乡镇人口服务的。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周边的农村社区在不断兴起,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将农村社区纳入其服务领域。第二,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也有新型农民在不断出现。鉴于这样的形势,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应该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分类,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分门别类地开展教育服务。如今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上相当于高中水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要逐步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第三,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应该为农村、农业服务,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应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培养城镇化、工业化所需的技术人才,提升转移劳动力的综合技能与素质。


当然,在定位调整的过程中,也必须看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局限,不能过分夸大其对城镇化的作用。需要认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认知城镇化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过程,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也应该为农业、区域城镇化服务,为其提供人才支持。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注重数量,还应该注重质量。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第二,农村职业教育不应该简单界定为为农、离农服务,而应该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中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全局。无论中国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农村、农民是永远存在的,这是客观现实。但农民的素质是可以改变的,因此通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调整,使得农民这个概念逐渐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从一个经济、政治概念转变为一个地理、行政概念。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1.宏观定位:服务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也是“四化同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宏观定位上,应该将服务城乡整体作为其根本目标。囿于传统二元分治思维的存在,人们通常将城市、乡村割裂开来,在职业教育资源上也难以实现整合与互动。这种模式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定位上陷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尴尬境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不管是为农还是离农皆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新定位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实际需求,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作为其服务目标。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农村的共同发展,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促进城市是新型城镇的基本要求。城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工业的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实际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应该定位为城乡一体化服务。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注重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城市过程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前期的技术、素质支撑,最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中观定位:离农为主、为农为辅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教育改变现状的想法,加上职业流动及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中观目标应该是为离农服务的,为农服务应该处于次要地位。事实上,农村职业教育为农、离农定位的争议一直存在。显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离农的培养目标与为农的培养目标并不冲突,两者是可以兼容的。不管是离农还是为农,实质上均是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在这里,“农”应该理解为大农业、大农村,即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离农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服务,当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尽管劳动力减少了,但农业生产率会提升。同时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实现了职业上的流动,能够获取更多的劳动收入,反过来会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离农也不仅仅是指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还包括农民的身份变化,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真正融入城市。为农也不仅仅是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技术,而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际上,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个目标只是农村职业教育中观定位的侧重点不同,虽有主次之分,但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定位上,应该兼顾离农、为农,但应该以促进农民市民化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以城市带动乡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微观定位:重点实现四类人才培养


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定位如何,其最终均是对人的培养。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在定位过程中也需要侧重对人的培养。整体看,在微观目标上,需要侧重于对四类人才的培养,包括新市民、新型职业农民、留守非农民、农村社区居民。这四类人才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具体看:第一,注重对新市民的职业教育。这部分人是从农民转化而来的,但要实现身份到职业的全方位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要对转移农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与素质,确保其能够在城市中谋生、立足。另一方面,在确保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生存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发展问题。在强化对其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同时,还需要从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他们全方位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真正的市民化。进而使得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岗位操作技能及适应技能,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第二,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加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懂技术、会经营,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者、生产者或农业工人。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技能培训,还应该提升他们的管理、经营能力,培育他们的现代化思维及价值观念。第三,注重对留守非农民的职业教育。这部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重要经营主体。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主要是新型职业农民,而这部分农民在农村主要从事的第二、三产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为该群体提供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及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四,加强对农村社区居民的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得到了普遍发展。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村庄,这些居民不再是完全从事农业,还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对转岗、转业有着更多的需求,职业及岗位流动性较强,在第三产业中可以实现自由转换。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社区民众职业转换技能及岗位转换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不同产业、岗位中实现自由流动。

 三、农村职业教育应对新定位的发展策略

基于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定位,可以看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相较于之前有了一定的变化。随着培养目标、对象、方式、标准等方面的变化,需要重新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打破单一投入体制,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整体看,我国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主要还是来自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在政府投入的主导下,各地区按照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需求,通过项目经费投入,部分解决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现象。显然,这一投入体系加剧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未能解决其内在矛盾。众所周知,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构主要集中于县城、乡镇,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财力是极为有限的,难以实现对农村职业教育大规模的投入。而在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财政状况较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较好。这种不平衡性的加剧,显然与农村职业教育新型定位中强调要立足于全国,立足于城镇化整体格局不符。无疑,要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扩大政府投资,加大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更是需要拓宽办学主体范围,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机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教育对象、办学方式均日渐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农村区域,而是要为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丰富,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显然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要求。基于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力量,发挥这些主体的办学积极性,吸引它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进而从体制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对单一主体办学机制的依赖,也能够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城镇化需求相适应,更好地稳定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


(二)应对产业需求,实现教育内容多样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三次产业结构在各个地区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也在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升级,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不断产生。面对这些新变化,农村人口的就业领域、就业途径、就业方式等也在改变。因此,面对需求的改变,农村职业教育举办机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对区域产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具体而言:第一,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在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农服务,也要为离农服务。故此,传统的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需求综合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照双向选择机制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及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实施项目制教学,尽力满足学习者需求。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专业设置的改变,在教学方法上同样需要做出调整。面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中心主义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为农民市民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留守农民创业、社区民众职业转换提供基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职前职后的衔接体系建设,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民实际学习需求的助推器。


(三)面对农民身份转换,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


农村职业教育在应对新定位过程中,不仅教育对象范围在扩大,教育对象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也在提升。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面对农民身份变化及实际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为农民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支持。


第一,注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依然是技术技能人才,依然是能够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自然具有优势。因此,面对城镇化的多样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既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城镇化发展全局的需要;既要立足于本地,还需要考虑到劳动力输入地的实际需求。


第二,注重农村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型城镇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注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因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农村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还应该注重农业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农业产业化的人才培养,还应该注重农业工业化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初级产业链的人才培养,还应注重农业全程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总之,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为农村各行各业培养其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注重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技术技能供给。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有两条路径: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以亲缘、血缘的带动为主,这部分人技能普遍不高,在城市中只能从事技术简单、劳动力强的工作,获得的劳动报酬也只能满足自己最低生存的需要。二是由输出地政府组织的经过技术技能培训后的劳动力转移。这种转移有一定的计划性,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在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一定范围的技术技能培训,加上政府的组织,在城市中一般能够谋求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获得的劳动报酬比第一种转移的人要多。显然,后一种转移方式更具生命力,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也更大。由此看,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企业、政府、行业、职业院校的对接,针对性地培养输入地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他们进城谋生的实际技能,进而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第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在城镇化进程中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除了注重教育产品及内容的供给之外,还应该提升办学层次,为有需要的劳动力进入更高层次职教体系学习提供基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及教育功能。整体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属于中职教育,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探索举办高职教育,为有需求的学习者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条件,由此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素质。


(四)丰富农村职教内涵,降低城镇化泡沫影响


客观而言,在过去20余年时间内,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多次出现泡沫化现象。当城市经济不景气或是区域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农村人口就会大量回到农村,这看起来是一种“逆城镇化现象”,但实际上是城镇化泡沫化的现实体现。产生这种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中没有足够的技能来适应岗位或职业的转换,很难从事产业结构升级之后的新岗位、新职业。从这个意义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层次,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在提升劳动力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他们的岗位转换意识与能力,加强就业能力教育,培养他们应对岗位转换的技巧,进而更好地抵制某一行业动荡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农村职业教育还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劳动力创业技能、素质与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城镇化泡沫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搭建交流平台,统筹城乡职教一体化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变化,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这为两者之间的统筹与互动提供了机遇。当前,由于城镇地区经济状况普遍好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各级政府应该意识到城乡职教资源统筹的现实意义,构建城市职教反哺农村职教的常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专业、课程等方面的优势,加大两者之间的交流,构建常规化的轮岗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职教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远程技术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应主动完善技术网络体系,将城市职业教育的优质课程、项目等资源通过远程技术传递到农村职教体系中,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