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本报北京9月5日讯(记者 万玉凤)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依法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1979个,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表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布局更加合理,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进入快速、平稳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五大特点。

    从高校情况来看,初具规模发展平稳。目前,全国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高校有57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1%。“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79所,举办项目占项目总数的16%。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有498所,举办项目占项目总数的84%。这些院校通过合作办学提升实力的积极性高,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力。

    从学科专业来看,结构逐步优化。从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看,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涉及11个学科,举办项目最多的是工学,占37%;法学、文学、历史学项目所占比例均在2%以下,没有出现过度扎堆、比例失调和敏感专业等问题。

    从区域分布来看,布局逐渐合理。中西部省份举办了257个项目,占44%。除西藏、青海、宁夏3个省份外,其余省份均有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

    从资源引进来看,力度不断加大。从德育工作来看,更富特色和成效。生建学说,教育部指导高校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切实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邓晖)教育部日前向各地发文,通报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渔沙坦小学违规收取捐资助学款等6起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通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这些典型案件中吸取教训,坚决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突出问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通报强调,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一是真查真管,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二是把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散滥、补课乱收费、高校“点招”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治理工作重点,主动跟进、重点查办、从严处理;对问题易发多发地区紧盯不放,加强督办。三是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增强治理工作实效。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 焦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党组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

    教育部党组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将“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三爱”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等教育环节中。

    各地各学校要广泛组织“三爱”主题宣讲活动,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等内容,通过专题报告、座谈研讨等形式进行宣讲,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

    要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等活动。打造一大批“三爱”教育文化品牌。要将“三爱”教育融入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中。要将“三爱”教育融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移动新媒体平台开展“三爱”教育。

    要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工厂和田间地头,积极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制度化上下功夫,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和工业体验实习,农村中小学校要普及校园种植养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学校+农户试验田”,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

    各地各学校要把开学作为开展“三爱”教育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把“三爱”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新生军训等各项活动中。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开展“三爱”教育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要把教师和行政人员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展“三爱”教育的实效纳入工作考核中。要把学生的“三爱”表现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教育部党组强调,各地各学校要深入开展“三爱”教育专题研究,研究设立“三爱”教育攻关项目,组织专家开展“三爱”教育专题研究。要运用教育系统各种学术论坛、理论阵地,加强对“三爱”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实效性,有影响力辐射力的研究成果,为“三爱”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要切实加强“三爱”教育组织领导,教育系统各级基层党团组织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三爱”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各地各学校要围绕“三爱”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宣传海报、公益广告、动漫作品、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让“三爱”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树工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移动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各地各学校推进“三爱”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