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技师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青岛市政府直属管理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技师为主的公办院校。学院前身为青岛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
学院是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首批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院校和全国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试点院校,山东省、青岛市“金蓝领”技师培训工程、“技能扶贫”工程和劳动预备制培训骨干学校。
学院有市北、即墨两个校区,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在校生7000余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九个二级学院和一个基础教育部。开设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现代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轨道交通、幼儿教育、多媒体制作等40多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技工院校“重点名牌专业”、“百强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现代物流专业是青岛市名牌、重点专业。学院是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开展车工、钳工、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等共22个职业工种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鉴定。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施,数字化校园信息网覆盖全校。实验实训场所30000多平方米,建有现代数字机械加工、工业电气自动化、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服务业等80多个实验实训室和实践基地,焊接与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业三大公共实训基地。正在建设青岛市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3D打印技术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在教学中大力实施以“一体化”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综合配套改革,通过模块、课程、教材重组、产教结合等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有150多人次的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培养了一批青岛市技能大赛状元。学生就业质量有了新的提升,平均每年输送高级工以上人才两千多名,占全市技工院校培养高级工数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和企业满意率保持在96%以上。2014年,南车集团、青岛水务集团等20多家大企、国企、名企录用学生超过600多人。自2010年以来,共发展学生党员168人,成为全国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精品工程。
学院始终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制定实施“名师工程”“职业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国外深造、国内进修、企业实习、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现共有教职工325人,其中专任教师223人,本科以上学历占专职教师的97.1%,硕士研究生学历40人。高级职业资格、高级职称的教师64人;技师、高级技师占专职教师的59.4%;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的93.6%。电气工程学院徐丕兵教师被评为青岛市首席技师,学院同时聘任许振超等38名国家、省、市首席技师、教授和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院与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30%的教师先后赴德国、加拿大、日本接受过重点技术培训和进修,被人社部推荐为全国四所与英国职业院校开展对口合作学校之一。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培养“双核型”人才模式。校企合作从单纯的实习、就业扩展到专业建设、师资培训、产品生产、基地互建、校外见习学生管理改革探索等方向,与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互信互惠的合作关系,覆盖全院所有专业。学院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已开设运营管理、供电维护、机电一体化三个定向委培专业。
学院设有五年一贯制技师班,三年制、四年制高级技工班,多年来一直与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等多所大学开展了自考、成人高考、电大等大专学历教育的联合办学,学生毕业时就可以既拿到技能证又可以拿到学历证,从而都能达到“双证在手,工作无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