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孩子厌学是令很多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孩子不愿意学习,你总不能把书拼命塞进他脑袋里去,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森泰教育专家认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此时家长更应该徐徐图之,首先应该找到孩子厌学的症结所在。

厌学原因繁多杂

不原意写作业,写作业时马虎、磨蹭等行为都是轻度厌学的表现。孩子之所以厌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父母不了解孩子,对孩子的期许过高或者过低;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孩子考试成绩与其能力不对等;父母的教养方式要么要求过严要么过于骄纵。另外,师生关系不融洽、周围伙伴的负面因素也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多关爱 同时寻求外部支持

找到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案例一中的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父母关爱不足,那么父母首要的补救方式,就是多给孩子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具体来说,如果条件允许,或者让孩子到父母身边上学,或者父母一方到孩子上学的地方陪伴孩子。如果不能在身边陪伴,就要通过电话、##等手段,勤给孩子沟通,多给孩子聊天。

创造条件陪伴孩子、给孩子聊天的同时,父母要首先接受孩子的现实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自控能力甚至发育不完善的人格,然后根据孩子的现状和能力水平,和孩子一起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制定目标时,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制定的实现目标的时间越短越好,目标要略微高于孩子现在的水平。譬如:数学上次考了60分,那么下次的目标定成61-65分。只要目标实现了,就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何肯定,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

在父母创造条件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要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譬如,到学校里,专门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请老师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对家长怎么管孩子给予建议。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同龄人,一块儿学习,让同龄人帮助孩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如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导致了人格发育不健全,建议家长领孩子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诊疗。

营造环境

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

家长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形成学习的好习惯,就能减少厌学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譬如预习复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有疑问主动问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等等。作为家长,虽然看到的是孩子放学后做作业的情况,实质上这也是孩子学习习惯及学业掌握程度高低的表现。拿做作业来说,小学三年级和一二年级相比,学业难度增大,一二年级还没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有时就会上课听不懂弄不透新知识,所以,就会出现作业不愿做的现象。

培养孩子放学后做作业的习惯,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刚刚放学回来时,精神比较疲惫,这时候催促孩子马上写作业,只能激起孩子的反感心理,所以最好让孩子先吃点水果、喝点水补充下能量,让孩子先放松30分钟左右,再提醒孩子去写作业。其次,要给孩子固定的地点让孩子写作业,最好是相对独立的房间,到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到固定的地方去写作也。再次,要给孩子营造专心写作业的环境,譬如,孩子的书桌和周围不要放玩具及零食,不要放杂物,要放好放全孩子做作业需要的学习用具;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大人不要再旁边随便说话打断孩子,更不能在旁边看电视、打电话。如果要陪着孩子,就静静地在一边看书或者做点不出动静的活儿。另外,对孩子在形成好习惯方面做出的努力,要及时进行鼓励,也可以进行非物质奖励。

“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慢慢培养起学习兴趣,兴趣上来了自然就愿意学习。”专家解释道,“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事。”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26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