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初二开始,长时间情绪低落、有些抑郁,虽然每天坚持上学,但A说自己讨厌上学,讨厌读书,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
我们印象中的青少年是青春灿烂、朝气蓬勃的代名词,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少年被贴上了厌学、网瘾、抑郁、封闭的标签。
在一项对6369名中学生的调查中,22.5%的学生曾经有过拒绝上学的行为。每年中小学生厌学率都在上升。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厌学背后的故事。
孩子厌学的背后是童年创伤和学习焦虑。
上初中之后学习压力增大,让A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熬夜写作业,好不容易睡下去后,梦到的都是自己在学习考试。A有一次生病请了3天假,病好了,回到学校发现老师的课听不懂了,作业也不会写了。
这让A非常紧张,他连续熬了2晚才把学习进度追上,但一想到初三要为中考准备,会比现在更累,万一自己又生病耽误学习了就无心学习。
孩子厌学有的时候并非是讨厌学习本身,如果你问一个中学生为什么厌学,可能他的回答跟学习没有多大关系,他讨厌的可能是学习带来的后果。
小学的时候A曾因为生病而留级,换了班级也换了老师,一瞬间他不知道该怎么融入这个新环境,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开始努力学习。现在又因为生病耽误了学习,这让他再度陷入了当时的情绪当中,焦虑、担忧、恐惧填满了脑子,慢慢地开始厌学。
当A把这些埋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有过这样的创伤,原来他承受着这些焦虑和不安,同时因为有了倾诉的对象,A放松了很多。
为什么很多时候家长的开导说教不管用,反而会雪上加霜?因为很多家长不懂得倾听,也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厌学这件事,更不懂得摆脱厌学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
如何与孩子建立关系?如何消除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赋予能量?如何让孩子重新拾起对学习的兴趣,摆脱厌学?
厌学心理咨询是相当有难度的,它是一门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灵的解放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