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表现:

  (1)自我保护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受挫以后,举出众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与他人一样,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化比较方式,是为了推脱责任,解脱心理压力。

(2)推脱责任

这些孩子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责任。

(3)自我贬低

一些厌学儿童在学习成绩上遇到挫折后,自觉低人一等,极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不能从科学地分析中坚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智力发育落后,不是学习的材料。目前的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失败也是自然的事情,这种情况是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更改的。

(4)合理化

这些孩子往往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变为合理化。当这些孩子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时,就否定或指责这个标准不合理,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自我安慰可以使儿童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

以上这些厌学心理活动往往会给这些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问题,使得学习困难成为恶性循环,不容易纠正。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能完成作业,害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具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忆中。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思维活动都与这些孩子的年龄不相称,这种自慰心理表明这些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如何有效地矫治孩子的厌学症呢?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孩子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孩子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有前途的和受尊重的,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孩子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能否彻底转变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孩子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孩子,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20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